在水质监测领域,总硬度作为衡量水中钙、镁离子含量的关键指标,直接影响工业生产、生活用水及环境评估的准确性。无论是锅炉用水的结垢风险控制,还是食品饮料行业的工艺用水管理,亦或是环保监测中的水源评估,一台性能稳定、维护得当的总硬度分析仪都是保障数据可靠的基础工具。那么,如何科学清洁与维护这类仪器?其核心性能又该如何匹配实际需求?我们从技术原理与日常操作展开说明。
一、总硬度分析仪的核心性能:精度与范围的平衡
总硬度测定的核心要求是“准"与“稳"——既要覆盖常见水样的检测区间,又要确保测量结果与国家标准一致。通常,常规水样(如自来水、工业循环水)的总硬度范围集中在1-300mg/L(以CaCO₃计),而特殊场景(如高硬度地下水、矿井排水)可能超过500mg/L。因此,仪器的测量范围需足够宽泛,同时示值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(一般≤±5%),重复性误差≤3%,才能满足多场景需求。
此外,光学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长期测量的可靠性。光源的寿命与抗干扰能力、窄带滤光技术的精度,决定了仪器能否在连续使用中保持数据一致性;而检测结果的保存功能(如历史数据追溯、自定义工作曲线存储)则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或现场检测的效率。
二、日常清洁与维护的关键步骤
样品与比色皿的清洁:测试后需及时倒掉比色皿中的残留水样,先用蒸馏水冲洗2-3次,再用软布或专用擦镜纸轻轻擦干(避免划伤透光面)。若检测过高硬度或污染水样(如工业废水),可用稀盐酸(1:10)浸泡10分钟后,再用纯水冲洗,防止钙镁残留影响后续测量。
光学部件的维护:仪器光源与滤光系统的清洁需谨慎——日常使用中避免用手直接触碰透镜或滤光片,若表面有灰尘,可用干净的气吹轻轻吹扫;若沾染污渍,需用脱脂棉蘸取少量无水乙醇(浓度≥99%),沿同一方向轻拭,不可来回摩擦。
主机与电路部分的防潮防尘:仪器应放置在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(湿度建议≤80%),长期不用时需盖上防尘罩。定期检查电源线接口是否松动,避免因潮湿导致电路故障。
校准与曲线更新:建议每1-2个月使用标准溶液(如已知浓度的CaCO₃标准液)进行校准,若检测水样类型变化较大(如从自来水切换到海水),需重新验证或调整工作曲线,确保测量准确性。
得利特B1190总硬度测定仪的优势
对于注重仪器长期使用体验的用户来说,得利特B1190总硬度测定仪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它采用高性能长寿命光源(标称10万小时)搭配窄带滤光系统,光学稳定性强(≤0.002A/20min),能有效减少环境光干扰,保障基础测量精度;测量范围覆盖0.1-500mg/L,适配从低硬度饮用水到高硬度工业水的常规检测需求,示值误差≤±5%、重复性≤3%,符合多数行业对数据可靠性的基本要求。
仪器配备大屏幕中文LCD显示屏,菜单操作直观,无需复杂培训即可上手;数据支持保存,且保留出厂标定曲线的同时,允许用户自行存储工作曲线,灵活应对不同水样类型。主机外壳采用模压ABS材料,耐腐蚀性良好,适合实验室或现场移动使用。此外,基于十余年水质监测仪器研发经验,其在电路设计(低功耗16位单片机系统,功耗仅30W)与结构稳定性(主机尺寸266mm×200mm×130mm,重量<1kg)上更贴合实际使用场景的需求。
清洁维护是仪器长寿的基础,而选择一款基础性能扎实、操作便捷的分析仪,则能让日常监测更省心。如有需求,欢迎联系得利特!
推荐新闻
Recommend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