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得利特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 返回首页|在线留言|联系我们

技术文章

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全自动消解仪的校准方法

全自动消解仪的校准方法

发布日期:2025-11-20        访问次数:47

全自动消解仪是实验室样品前处理的重要设备,其性能直接影响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重复性。以B1270-1型全自动消解仪为例,该设备采用铝合金传热体与嵌入式微机控制系统,具备升温快速、控温稳定、加热均匀等特点,广泛适用于环境监测、农业检验、食品检测、金属分析等领域的样品消解处理。为确保设备长期保持设计性能,需定期进行系统性校准。现将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整理如下:

一、校准依据与周期

校准工作需依据国家《实验室电器设备温度控制校准规范》(JJF 1101-2019)及《分析仪器消解模块检测方法》(GB/T 30431-2020)的相关要求开展。常规使用条件下建议每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校准,若设备使用频率较高、工作环境变化较大或经过重大维修后,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。

二、校准前准备工作

环境确认:校准应在温度15~30℃、相对湿度≤80%、无强气流扰动的实验室内进行;

标准器具准备:

经计量溯源的多点温度巡检仪(测量范围0~600℃,精度优于0.5℃)

K型热电偶(直径≤1mm,带绝缘护套)

标准电阻箱(阻值范围0.1~100Ω)

绝缘电阻测试仪(500V DC)

设备状态检查:确认消解仪电源电压稳定在220V±10%,加热体表面无变形腐蚀,消化管定位机构完好。

三、校准项目与方法

(一)温度控制系统校准

温度示值误差检测:

将热电偶测量端紧密贴合在加热体中心孔壁,其余测点均匀分布在加热区边缘和角落;

设置消解仪升温程序:从室温升至100℃、250℃、400℃三个典型温度点,每个温度点恒温30分钟;

记录标准温度巡检仪显示值与设备显示值的差值,应符合控温精度≤1℃的技术要求。

温度均匀性检测:

在加热体不同位置布置6支热电偶,设置消解仪在300℃恒温运行;

待温度稳定后,每2分钟记录一次各点温度,持续30分钟;

计算各测点温度的平均值与最大偏差,其波动范围应控制在±2℃以内。

升温速率验证:

记录设备从室温升至500℃所需时间,通过温度-时间曲线评估升温性能;

检查各阶段升温过程是否平稳,无异常跳动。

(二)安全保护功能验证

过热保护测试:人为设置温度上限超出工作范围,观察设备是否自动切断加热;

电气安全检测: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源端子与外壳间电阻,应不小于20MΩ;

功率稳定性监测:通过电能质量分析仪记录设备在额定工况下的功率波动情况。

(三)程序控制精度检验

分段程序执行验证:编写包含多阶段升温、恒温、降温的测试程序,检查各阶段转换时机和温度控制精度;

时序控制测试:设置不同时长的消解阶段,用秒表校验实际运行时间与设定值的吻合度。

四、校准结果处理

所有校准数据需详细记录在校准报告表中,包括环境条件、标准器具信息、测量数据、误差计算等;

若发现温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,应通过设备内置的温度补偿功能进行修正;

校准完成后应在设备明显位置粘贴状态标识,注明校准日期和下次校准时间;

建立完整的设备校准档案,保存原始记录和校准证书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校准过程中应使用仪器配套的标准消化管(外径≤42mm)作为负载模拟;

温度测量时需确保热电偶与加热体接触良好,避免热量散失影响测量结果;

对于使用频繁的设备,建议增加加热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的检测频次;

当设备固件升级后,需重新验证控制程序的执行精度。

六、适用行业与标准

本校准方法适用于各类实验室使用的全自动消解设备,特别适合以下行业:

环境检测:土壤、固体废弃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消解(参照HJ 832-2017)

食品检验:粮食、饲料等样品的微量元素分析(参照GB 5009.268-2016)

农业科研:肥料、农作物样品的营养元素提取(参照NY/T 1613-2008)

材料分析:金属合金、催化剂等材料的溶解处理

规范的校准管理不仅能保证消解仪的温度控制精度和处理效果,还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通过定期校准,可确保设备始终保持在设计要求的状态,为实验室提供稳定可靠的样品前处理支持,最终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。建议各实验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校准计划,并严格按规范执行。如有问题,欢迎联系得利特的技术团队!


版权所有©2025 得利特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  |  备案号:京ICP备16038793号-5

管理登陆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sitemap.xml

服务热线

18600678546




扫描二维码

返回顶部